【南薰书房】《溪山琴况》之“澹”
【译文】 弦索在社会上很流行,它的声音相当华丽动听。但唯有琴这种乐器,却需要焚香静对,不适合进入歌舞场中演奏;琴作为音乐,也有一种孤高寂寥之致,不宜与丝竹为伍。琴声就像清泉白石、皓月疏风那样悠然自在,能够使听琴的人神游思举于玄妙之境,追求感官娱乐的念头也会消失得无影无踪——这就叫做“澹”。
【译文】 舍弃华丽而在“澹”中得趣的人,是世间的高人雅士。但是“澹”实在是不容易说清楚的。祛除淫佚而保留正声,排斥俗响而复归雅韵,舍弃繁媚而回到淳朴,不刻意去追求“澹”,而“澹”的妙处自然就会表现出来。
【译文】 琴的音色本来就是“澹”的。制成琴曲,其曲调中的情致就更加“澹”了。我用“澹”的格调来演奏,便能与古人相和,而不一定要迎合世人的口味。每每在山居深静之时,身处于繁茂的林木之间,感受清风在弦间拂过,扫尽一切喧嚣,让声韵虚柔从容地从指下流出,出来的都是至美的音调,所得的都是真妙的意趣。我不禁愉快地吟味赏玩,感叹道:“我喜爱这不急躁也无争的情趣,我喜爱这如冰雪一般纯净的况味,我也喜爱这样的响声,这样的响声就像是松风竹雨,涧滴波涛一样。真想日夜沉浸在‘澹’中探求玩味啊!”
钧天南薰琴院2012年成立于厦门,2017年落户福州。其以古琴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载体,融合茶道、花道、香道等文化元素,通过入门研习班、公益课堂、讲座、雅集等形式,全面传承中国千年的传统文化瑰宝。
在正确传承古琴的教学当中,融入包含东方音乐美学、生活美学、乃至东方哲学思想内容的传播。引发受众自省,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地提升美学境界、修身养性,寻找人们长久以来失去的天真、自然,逐渐形成一个平和的心态和世界观面对生活、面对生命、面对社会、面对自然。进而形成一个充满关爱、热爱自然、关心环境和能够使人们长期健康生存的人生态度。
温馨提示:《钧天南薰》推广的内容部分选取于网络,如有侵权请您告知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处理或撤销;互联网是一个资源共享的生态圈,我们崇尚分享。
推荐店铺
相关文章
-
【钧天南薰 | 厦门】 第65期古琴入门研习班圆满结业丨回顾
静坐抚琴,让俗事烦忧都在这清润明亮的琴声中消散。
-
【琴人养成计划|福州】《酒狂》——月下一杯酒,万事尽浮休
/ 题记臞仙曰,是曲者,阮籍所作也。籍叹道之不行,与时不合,故忘世虑于形骸之外,托兴于酗酒,以乐终身之志。
-
【钧天南薰|福州】正音之源——古琴文化分享会
“琴者,情也;琴者,禁也。”
-
【钧天南薰】鸣琴酒乐两相得——“诗仙”李白的古琴情结
他是人海中的出水青莲,他是剑胆琴心的完美写照。
-
【一首琴曲一时节|霜降】枯草霜花白,寒窗月新影
一岁荣辱,到此终结。
-
【南薰书房】《溪山琴况》之“澹”
夫琴之元音,本自澹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