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骄傲!“藏医药浴法”引全球关注,看看南派藏医的发祥地——甘孜(附视频)
重磅消息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第13届常会于2018年11月26日至12月1日在毛里求斯首都路易港召开。当地时间11月28日下午,委员会经过评审,通过决议,将中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下简称“代表作名录”)。
▲会议现场
藏医药浴法,藏语称“泷沐”,是藏族人民以土、水、火、风、空“五源”生命观和隆、赤巴、培根“三因”健康观及疾病观为指导,通过沐浴天然温泉或药物煮熬的水汁或蒸汽,调节身心平衡,实现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传统知识和实践。该遗产项目既体现了相关社区民众通过沐浴防病、疗疾的民间经验,也是以《四部医典》为代表的传统藏医理论在当代健康实践中的继承和发展。
甘孜州藏医院藏药浴粉
作为藏医学“索瓦日巴”的重要组成部分,藏医药浴法以青藏高原的雅砻河谷和宗喀山脉的藏族农牧区为集中传承区域,广泛流布于西藏、青海、四川、甘肃、云南等地的藏区,为保障藏族民众的生命健康和防治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该遗产项目承载着藏族天文历算、自然博物、仪式信仰、行为规范、起居饮馔等传统知识,同时也通过藏族神话、传说、史诗、戏剧、绘画、雕刻等文化表现形式得以广泛传播,既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又丰富着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是世界文化多样性和人类创造力的见证。
藏医药浴法列入代表作名录,有助于从整体上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见度,并提高对其重要意义的认知,促进不同民族关于生命健康和尊重自然的对话,也体现出国际社会对保护传统知识与实践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委员会决议指出,该遗产项目“凸显了有关自然界和宇宙的传统知识的重要性,提供了人类与其环境间可持续关系的积极例证”。
南派藏药浴体验馆内
积极参加申遗工作,是中国履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缔约国责任和义务的重要内容,也是我们就遗产项目保护做出的庄严承诺。藏医药浴法列入代表作名录,是一个新的起点。相关部门将根据业已制定的保护计划,积极支持相关社区、群体和个人组织实施系列保护措施,做好藏医药浴法的传承与实践。
甘孜州藏医院医院本部藏药浴体验中心
经国务院批准,藏医药浴法相关项目分别于2008年和2014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为确保该遗产项目的存续力,增强传承活力,在文化和旅游部的领导下,由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作为协调单位,西藏自治区文化厅作为牵头单位,协同相关社区、群体于2015年9月成立保护工作协调小组,联合制定了《藏医药浴法五年保护计划(2019—2023)》,实施协同保护与发展行动。西藏林周县甘曲镇甘曲村民委员会、青海省海东市互助土族自治县松多藏族乡松多村民委员会等8个社区及西藏藏医学院、青海省藏医院、西藏藏医药学会等12个群体,将建立健全相关传习中心和研究机构,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活动,推广社区健康实践;将传统传承方式引入高等教育,巩固代际传承,通过编纂相关教材和为中小学生编写知识读本,并提高青少年的保护意识;同时通过加强资源普查和系统化建档工作、开展学术研究、协助推进地方法律法规建设、妥善管理实践场所、组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使这一传统知识与实践得以传承发展。
南派藏医药体验馆
随着藏医药浴法的列入,我国共有40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名录,其中32个项目列入代表作名录,7个项目列入急需保护名录,1个项目入选优秀实践名册。这体现了我国日益提高的履约能力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水平,对于增强社区、群体和个人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激发传承保护的自觉性和积极性,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作名录的项目
列入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
遗产名录的项目
列入优秀实践名册的项目
延伸阅读丨甘孜:藏医药发祥地之一,南派藏医药的重要发展地
(独家视频丨走进南派藏医)
藏医药有近三千八百余年的历史,是藏族人民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积累、完善而形成的具有完整理论体系、独特治疗方法和浓郁民族特色的医药学体系。在历史上藏医药形成南北两派,甘孜州是藏医药发祥地之一,也是南派藏医药的重要发展地。
2006年6月国务院公布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中,我州申报的“藏医药(甘孜州南派藏医药)”项目在列,传承人是唐卡·昂翁降措、格桑尼玛等。
此前本平台曾刊发
《全国人大代表江吉村:“牦牛丸”成历史,期待藏医药走出高原!》
↓↓↓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
来自我州的全国人大代表江吉村提出两个建议
✔一是请求建立四川省藏医院
✔二是加大对于地、市、州一级藏医院的建设力度
可以看出这位国内藏医药界最年轻的主治医生
所提建议无不围绕着“藏医药”
“我期待着藏医药能走出高原
更好地传播到祖国内外”
对于藏医药发展
江吉村有感性的追求,更有理性的殷切!
▲全国人大代表江吉村接受康巴卫视记者采访
心系藏区百姓, “牦牛丸”成历史 ,期待藏医药走出高原
▲采访 视频
江吉村介绍,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藏医藏药快速发展的历史。
解放前,藏医医生稀少,藏药价格昂贵,并非所有农牧民都能享受藏医药的服务。比如现在常用藏药七十味珍珠丸。在解放前,一颗药价值就是一头牦牛,所以也被称为“牦牛丸”,这是一般老百姓是承受不起的。
1978年改革开放前,藏医发展依然迟缓,除了德格县有一个集体所有制的联合藏医诊所,甘孜州是没有一家藏医院的。
改革开放后,随着国家对中医药事业的重视,加大投入,甘孜州相继建立了很多藏医院,藏药的开发、研制也进入了高速发展期,形成规模化生产。“牦牛丸”彻底成为历史,这是藏医藏药发展的一个缩影。
江吉村表示,在上级的关心支持下,目前甘孜州80%的乡镇卫生院有藏医机构,50%的村有藏医服务,为群众健康提供了基本的保障。
当前制约藏医药发展的最大瓶颈还是人才,学生毕业后,因为待遇,或嫌偏远,不愿到藏区来工作;不少学生,一出校门就考公务员、到大公司去了,放弃了自己的专业……因为种种原因,对藏医人才培养、储备造成了很大压力。
甘孜州目前有19家公立藏医院,但藏医专业的总人数只有426人。我们期待并欢迎更多年轻人的加入。
编辑:张军坤
来源:康巴传媒
《霍尔之声》微信公众号非原创转载文章所含部分文字、图片、音视频来自互联网,仅作为分享之用,文章所含文字、图片、音视频版权属于原作者。如分享内容侵犯您的版权或为非授权发布,请及时与我们联系,以便审核处理。
请关注我们!
推荐店铺
相关文章
-
党员干部注意!临近春节,不能随便抢微信红包(附案例)
如今,微信收发红包已成为大众娱乐、增进友谊和加深情感的一个重要社交手段。
-
重磅!中央宣传部授予其美多吉“时代楷模”称号
(来源 新华社)中央宣传部25日向全社会发布其美多吉的先进事迹,授予他“时代楷模”称号。
-
【炉霍】召开2018年度干部选任工作“一报告两评议”会议
1月25日上午,炉霍县召开2018年度干部选拔任用“一报告两评议”会议。
-
好消息,大巴车开到身边接您回家!
小孜在四川日报获悉这个春节,农民工朋友可快捷返乡、快捷返岗大巴车开到身边接您回家
-
甘孜州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排名全省第四位
小廉从甘孜州纪委监委获悉:近日,省委省政府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我州2018年度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结果进行了反馈,甘孜州排名全省第4位,顺利实现“保八争六、决不下滑”目标,取得历史最好成绩。
-
【炉霍】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暨2018年度各乡(镇)党委书记和机关党组书记落实主体责任述职评议会
1月26日上午,炉霍县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听取了各乡(镇)党委书记和县直机关党组(党委、党支部)书记2018年度落实党建主体责任述职报告。